2014年,一场在香港嘉德拍卖行举行的拍卖会引起了广泛关注。此次拍卖中的一幅画作被眼尖的专家认出来,它竟然是来源于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收藏的名贵字画。正是这一细节引发了公众的质疑,拍卖会上出现的这些画作的来路并不明晰。于是,事件迅速引发了更大范围的关注,并最终揭开了一桩涉及金额上亿元的盗窃案件。
此时,广州美术学院的管理人员才意识到,原来他们收藏的多幅名画被人调包掉了。学校随即报警,警方根据线索展开了调查,并很快将犯罪嫌疑人——萧元逮捕。让人震惊的是,萧元不仅是犯罪嫌疑人,还是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的馆长。也就是说,这场盗窃案竟然发生在图书馆的内部,属于典型的“监守自盗”。
这一发现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,难以理解为何作为一个名声在外的美术学院馆长,竟然会做出如此令人震惊的偷盗行为。毕竟,萧元在全国文学界颇有声望,是被视为有着光明前途的人才,大家根本无法想象,他为何会在利益面前走上犯罪道路。
展开剩余83%萧元出生于1957年,来自湖南宁远县。小时候,他便展现出在绘画上的天赋,父母看他如此热爱艺术,便鼓励他追求自己的兴趣。凭借着出色的才能,萧元最终考入武汉大学,那时的大学生在社会上拥有极高的地位,因此他也对未来充满了期望,决心要在社会中立足并有所成就。
进入职场后,萧元并未停滞不前。1998年,他凭借出色的文学素养和丰富的工作经验,成为湖南人民出版社政治理论室的副主任,但他很快便辞去了这份工作。之后,他转而成为《芙蓉》杂志的主编,尽管看似风光无限,但不久后他便遇到了挫折。因为他试图在杂志中灌输一些理念,结果遭遇了大多数人的抵触,导致杂志销量一直不理想,最终在2002年被辞退。
面对职业的低谷,萧元一度陷入了长时间的低迷期。幸好,在家人,尤其是父母的鼓励下,他重新振作起来。在这段时间里,萧元以“北方”为笔名,发表了不少小说,其中《萧元文存》四卷最为人知。他因此获得了多个全国文学奖项,甚至被列入了湖南省图书馆的名人文库。
在文学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后,萧元并未因此自满。2002年10月,他选择转行,来到广州美术学院担任图书馆馆长一职。正是在这里,他发现了图书馆对名画的管理存在严重漏洞。根据他后来在庭审中的陈述,画库里放置名人字画的区域需要经过三道门的检查,而作为馆长,他虽然掌握了前两道门的钥匙,但最后一道门需要几位老师共同才能打开。然而,这最后一道门并未被妥善锁好,导致他可以轻松进入画库,并且没有任何人能发现他偷拿画作的行为。
这种管理上的松懈,令萧元产生了贪念。在庭审中,他坦承,看到如此轻松便能拿走价值数百万的画作,实在让他难以抗拒诱惑。他回忆起马克思的一句名言:“资本家有了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便会铤而走险,有了百分之百的利润便敢践踏一切法律,有了三百%的利润便敢冒着生命危险。”虽然萧元不是资本家,但他意识到,盗取这些画作带来的利益足以让他冒险。他最终决定开始伪造并掉包这些名画,进行大规模的盗窃活动。
在接下来的十年里,萧元利用职务之便,挑选出他心仪的名画并将其偷出,再凭借多年绘画经验进行临摹。当他绘制出的赝品足够像真品时,便将其放回原处,换掉真正的画作。由于图书馆管理人员无法识别真假画作,因此没人发现他所做的这一切。每次管理人员仅仅对画作进行点数,只要数量对上,就没有任何疑问。
通过这十多年的非法操作,萧元共伪造并掉包了143幅名人字画,其中包括齐白石、张大千、八大山人等著名艺术家的作品。通过将这些赝品出售,萧元过上了奢华的生活。他购买了千万级别的房产,拥有数百万的豪车,甚至还用赃款购买了枪支弹药。对于这些收藏品和财产来源的疑问,他总是能够巧妙地给出解释,令周围人毫无怀疑。
直到2014年,一幅萧元盗取的画作在香港嘉德拍卖行被一位校友认出,这才揭露了他十年盗窃行为的真相。2014年5月6日,萧元在广州被警方逮捕,并且他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。在他的住所中,警方还搜出18幅尚未拍卖的字画,总估值高达7600万元人民币。加上已经卖出的画作,这些赃物的总价值已接近1.1亿元。
2015年7月,萧元因涉嫌贪污罪在广州中院受审。在庭审中,萧元直言自己之所以犯罪,是因为这一过程实在是太过简单,而潜在的巨大利益让他无法抗拒。他还表示,自己并不是第一个调包画作的人,早在他第一次进入画库时,就发现有些画作已经是赝品。这个发现,让他产生了“既然别人都能调包,那我为什么不能?”的念头。
在庭审中,萧元还提出,自己并非唯一的作案者,他提到自己曾发现十年前用来临摹的赝品也被其他人掉包过。这一说法引发了很多猜测,是否还有其他人也在进行类似的犯罪行为?不过,更多人认为萧元是在为自己辩解,试图拖其他人下水。
尽管萧元在庭审中表示,希望能够从轻处罚,因曾获得国家级文学奖项,并为国家做出过贡献,但法院并未采纳这一说法。因为萧元所造成的损失无法弥补,而他所卖出的名画,也几乎无法追回。他还曾在庭审时声称,自己名下的房产并非盗窃所得,而是他通过做生意积累的财富。但检方表示,会进一步调查所有财产来源。
然而,在审判期间的2016年12月,萧元因突发疾病去世,未能等到最终的判决结果。虽然案件的审理因此中断,但相关部门表示将继续追讨被萧元拍卖的赃物。在2018年8月,广州中院再次开庭审理此案,并承诺将继续追回被萧元卖掉的100余幅字画。
尽管案件最终得到了结论,但萧元的财产和罪行依旧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焦点。其实,不少人早已注意到萧元异常的财富,但他总能巧妙解释,令周围人信服。曾经的文学界朋友也提到,萧元总是对朋友非常大方,甚至有人问他资金来源时,他总是以房地产投资赚钱为由,巧妙化解了疑虑。
回望萧元的一生,他曾是一个令人敬佩的文学作家,受人尊敬,甚至被周国平等著名学者誉为“最能代表读者的批评家”。然而,这些荣誉最终都被他犯下的罪行所抹去。人们或许会遗忘那个文学界的才子,只记得那位图书馆馆长,监守自盗,最终因贪欲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。
发布于:天津市美港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